10月1号,台湾基督教联盟(台基盟)理事长、夏凯纳灵粮堂主任牧师刘群茂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四届亚洲论坛影响力国际年会上以“这是我们扩张的时候”为主题,告诉大家不要陷入自我设限,要勇于突破自我,相信上帝为我们必然成就不可能的事情。
刘群茂牧师首先以芥菜种的比喻鼓励日本基督徒与教会,虽然日本教会看似微小,但也可以像芥菜种一样长成大树,带来极大的影响力。随后他引用雅比斯的祷告鼓励所有的参会者,为了上帝国度的复兴扩张境界,引领各个国家属灵的复兴。
在刘群茂牧师40多年的服事中,他常以按才受托的比喻提醒自己——若回天家了,上帝会如何评价自己。他还引用使徒保罗的话“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说:“上帝在我们身上有最大的资源,要来支持成就我们的所求所想。”为了日本的复兴,我们必须要有所求有所想。就像倪柝声一样,他曾说:“为己无所求,为神求万事。”因此,刘牧师鼓励大家为神的国而求。
“火焰布道家”布永康一开始在非洲传道时非常艰难,常常是既没钱也没人。有一次,他连50美金的房租都支付不了,而且已经到最后的交付日了,如果他再不给钱就要被赶走。那天他非常沮丧地走在路上,对上帝说:“我是一个德国人,我把一切都奉献给你到非洲宣教,可我怎么这么可怜,50块钱都没有。”突然他听一个声音对他说:“你要不要100万美金。”他听了就跪在马路上大哭痛哭,说:“上帝,我不要100美金,给我100万灵魂。”
刘牧师讲到上帝正在找一个像布永康牧师一样求100万灵魂的人。这次参加亚洲论坛影响力国际年会的日本牧者都渴望日本的复兴。他希望大家能“走出平庸,不要满足于勉强而已”,对上帝说:“我不要勉强活着,我要活得最好。”
刘牧师介绍自己从26岁传道的那天开始,就在心里对自己说:“6点以后起床的传道人是没有出息的。”虽然他读大学的时候,也会睡到自然醒。但从做传道那天开始,他基本都是早上四五点起床灵修、祷告,出门的时候拿着6个便当,一天在外面服事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他引用箴言“殷勤人的手必掌权,懒惰的人必服苦”,对大家说:“上帝奖赏殷勤努力的人。”
上帝借以赛亚先知的口对我们说:“要扩张你帐幕之地,张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长你的绳子,坚固你的橛子。”耶稣的门徒们很多都是渔夫。他们一生的梦想可能就是捕多少的鱼,买多大的船;他们一生最远也只是到耶路撒冷而已。但是,耶稣却拉高了他们,让他们可以从耶路撒冷扩张到撒玛利亚、犹太全地,甚至是到地极。
我们也常常像门徒一样,按照自己的环境画线,自我设限、画地自限。刘牧师分享了他自我设限的真实经历。他觉得自己英文不好,所以他就不做海外宣教,只做华人教会。前20年,刘牧师的教会就已经有2000人了,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做过海外宣教。难道是耶稣没有海外宣教的使命吗?还是教会没有能力吗?刘牧师称都不是,而是他自己画了一条线。
有一次上帝对他说:“你就是教会的瓶颈,教会最大的拦阻。”他反问上帝说:“我一辈子服事你,我怎么是你最大的拦阻呢?” 但是在一次聚会里,上帝打破了他的自我设限,他哭着宣告:“灵粮堂是海外宣教的教会。我宣告,从此我的教会是一个跨文化宣教的教会。”
后来刘牧师做梦都没有想到他做的第一个跨文化教会是在以色列的拿撒勒。教会里的信徒都是阿拉伯人,而他一辈子都没有和阿拉伯人讲过话。当俄乌战争的时候,有很多犹太难民从乌克兰来到以色列,他们还帮助给难民送了物资。此外,他们教会还在尼泊尔建立了十几个教会,越南也建立十几个教会,他们还在非洲植堂。明年,他们计划在另一个非洲国家植堂。
我们时常会觉得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可能,但是上帝却让我们打破自我设限。因为我们为自己设了一个界限,直到有一天有人打破了那个界限为止。如果我们认为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那没有人会做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台北灵粮堂是另一个典型的自我设限的例子。台北灵粮堂有70年的历史了,前50年台北灵粮堂只有一个堂,周牧师认为自己一个堂都搞不定,就没有更多植堂。但是突然有一天,周牧师觉得一定要植堂,因此在此后的20年间,台北灵粮堂植堂了800间分堂。
“当你认为绝对不能的时候,那你就在界限内。求上帝打破我们的旧皮袋,挪开我们的线,求圣灵来光照我们。”刘牧师说。
现今世代,刘牧师认为最大的风险已经不再是犯错和失误,而是在担心犯错和失误的惧怕中,失去了创新和挑战的勇气。虽然限制是事实,但是圣经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告诉我们靠着上帝可以打破限制。比如,亚伯拉罕到75岁的时候都没有儿子,但是上帝打破他的限制,让他100岁有了自己从应许而生的儿子。
雅比斯是一个贫民窟出生的孩子,但是他有勇气,对上帝说:“愿你赐福与我,扩张我的境界,常与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大卫从来没有受过任何的军事训练,他甚至连铠甲都穿不上,但他却可以靠万军之耶和华的名战胜巨人歌利亚。因此,刘牧师告诉大家:“我们有一个最大的可能就是我们的上帝。”
30年前,刘牧师被差派到一个地方服事。那个地方有很多寺庙和神坛,教会也很荒凉。当时刘牧师心中充满恐惧与害怕。他没有钱,也没有资源,账上只有70美金。他常常会捡别人搬家不要的家具,以至于30年来教会没有买过任何家具,连别人不要的垃圾桶他也捡回来用了十几年。然而,面对那地方教会的荒凉,刘牧师没有放弃而是向上帝呐喊:“上帝请你建立一个荣耀的教会。”30年后,他们教会花了一亿五千万美金建造了一个教堂。这是一个从70美金到一亿五千万美金的神迹。
“有上帝,就没有不可能的事。”刘牧师感慨道:“上帝不问你有什么,只问你愿不愿意。你没有的,上帝都有;你做不到的,上帝都能做到。上帝只找一个愿意的人。”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